牙周相關手術 醫療險也賠
須檢附「手術」字眼診斷證明 收據
【李亮萱╱台北報導】牙痛不是病,痛起來要人命。不少民眾對於根管治療、牙周病都不陌生,雖然大多數保險公司認定看牙並不算手術,但隨治療牙周病的自費手術昂貴,已有幾家壽險醫療險願意理賠。不過由於牙周手術與處置的定義複雜,壽險業者建議,保戶在申請理賠時除了收據以外,也要附上有「手術」字眼的診斷證明,才能申請理賠。
減輕負擔
牙周病療程複雜,若要完整治療需上萬元醫療費用。劉小姐日前就因為臼齒疼痛難耐,在住家附近的牙科就診後發現牙齦發炎,必須進行骨膜翻開的牙周手術。經過醫生估價後,費用高達6000元,所幸劉小姐投保的醫療險可以理賠,讓她放心接受手術。
理賠認定標準不一
一般來說,健保局對於在一般牙科診所進行的牙周手術大部份都有給付,但因健保局給付金額過低,很多醫師會請患者自費。
保德信人壽首席壽險顧問陳玉婷就說:「通常牙周手術,健保局給醫院的補助會比診所多,因此民眾在診所進行牙周手術,費用通常比醫院貴。」
據了解,目前包括保誠、全球、保德信、宏利人壽等壽險公司的醫療險,算是業界少數牙周相關手術有理賠的公司,不過各家認定不同。
如全球人壽只要是有「手術」字眼的表達,就有理賠,而保誠人壽則要符合切開、麻醉、縫合3項步驟才達理賠標準,若是簡單的拔智齒就不見得可申請理賠成功,至於保德信、宏利人壽則特別針對牙周病手術進行理賠。
陳玉婷指出,牙周病手術會分次進行,因此雖屬門診手術給付範圍,但民眾須分次申請。
拔牙只能算「處置」
宏利人壽資深處經理陳白姿則分析,很多民眾將處置與手術的定義混淆,通常根管治療與拔牙只能算是「處置」。
但若是牙齦刮除、牙根整平或是因為牙周病導致的骨膜翻開術,在健保的認定上就稱為「手術」可申請理賠。
不過,在牙科治療中,由於健保已經負擔多數費用,因此最花錢的並非手術,而是假牙(義齒)。陳白姿就說:「若因蛀牙導致裝牙套或義齒,在健保認定中,補牙為處置,保險無法理賠,若是意外造成的,就可申請理賠。」
由於認定標準不一,壽險業者建議,民眾在就醫前可先詢問保險公司,確定手術項目是否理賠,再進行治療。另外,在申請理賠時除了檢具收據外,也要附上診斷證明,才可申請。
有話要說 投稿「即時論壇」
《財經》
新聞-
3奈米 研發中心 台積電下季動工 5奈米明年量產
王建光在代表魏哲家致辭時表示:「台積公司正迅速拉升先進技術產能,以協助客戶打造一個萬物相連且運算能力無所不在的世界。我們...
-
矽晶圓產業 明年景氣樂觀
徐秀蘭表示,由於客戶端需求從第4季起就開始明顯增溫,例如12吋晶圓中的7奈米與5奈米等先進製程用的EPI(磊晶)率先轉強...
-
大立光11月營收 連4個月創新高
今年在蘋果公司(Apple Inc.)iPhone 11系列帶動,大立光營收自8月攻上60億元大關後,持穩在單月60億元...
-
鴻海11月營收突破6千億 全年可望再創紀錄
受惠於Apple 11系列新機銷售優於預期,鴻海11月營收延續向上姿態,也突破6000億元水準,市場仍看好,12月營收將...
-
安倍大玩點數經濟學 日本推26兆日圓「三支柱」令和首波振興方案
日本政府將繼續大玩「點數經濟」,包括明年9月起發給「個人號碼卡」使用者購物點數,並延長無現金支付點數回饋制度,同時將配發...
-
蘇姿丰登彭博50 明年唐鳳料上榜
在政治方面,香港「反送中」示威群眾也登上今年「彭博50」。彭博指出,香港政府今年稍早提出的引渡法案是香港情勢陷入動盪導火...
-
高通5G新晶片 尬聯發科海思 暗示正面迎擊價格戰
高通5G峰會首日就端出旗艦款S865及單晶片S765,力抗中國海思的麒麟990、聯發科天璣1000話語權。高通並請來摩托...
-
虧錢賣手機 明年上半恐現
分析師認為,明年上半年手機品牌廠將面臨含淚虧錢賣手機的窘境,7奈米產能吃緊,晶片上游議價空間增,對5G產業並非健康狀態,...
-
全方位的房產資訊網—蘋果地產家
擁有最新的建案資料,專業的房地產知識,面對面的講座活動,還能即時透過蘋果地產家預約賞屋,為消費者在買屋看屋諮詢上提供更好...
-
Google執行長皮采 接掌母公司Alphabet
根據Google的聲明,皮采立即接任Alphabet執行長,同時擔任2公司的執行長,而佩吉與布林將「繼續以共同創辦人、股...